第729章 大爷职位5(1 / 1)

易中海脸上挂着一抹温和且豁达的笑意,他轻轻摆了摆手,那双手在空中划出的弧度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老阎啊,咱们眼下所做的一切,那可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四合院好啊。你想想,这邻里互助活动,虽说是个全新的尝试,以前也没人这么干过,可万一要是搞砸了,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这不过就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尝试罢了,就好比小孩子学走路,哪能一开始就稳稳当当不摔跤呢?重要的是,咱们能从这次尝试里吸取到宝贵的教训。就好比种庄稼,今年收成不好,咱们就总结总结是种子没选好,还是施肥浇水的时间不对,明年再种的时候,不就更有经验了嘛。所以啊,咱们现在先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,先好好商量商量这邻里互助活动具体该怎么开展才是正事儿。”

阎埠贵原本一直耷拉着脑袋,像只泄了气的皮球,听到易中海这话,才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力量,缓缓坐直了身子。他双手撑着下巴,那双手就像两根倔强的柱子,死死地抵着下巴,仿佛这样就能撑起他此刻有些纷乱的思绪。他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,就像两条拧成了麻花的绳子,额头上的皱纹也因为这过度的思考而变得更加明显,一道道沟壑纵横交错,仿佛是他内心纠结的外在写照。

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好点子,缓缓抬起头来,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,说道:“老易,我琢磨着啊,要不咱们先做个调查。这调查可太重要了,就好比打仗之前得先摸清敌人的底细一样。咱们得看看大家都有什么特长,愿意提供什么样的帮助。你想啊,这四合院里住着这么多户人家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事。比如说,谁家有会修电器的,那以后要是谁家电器坏了,就不用再跑到外面去花钱请人修了,直接找他就行;

谁家擅长做衣服,那谁家孩子衣服破了,或者想做件新衣服,也能找她帮忙;还有啊,谁家有空闲时间能帮忙照看孩子,这对于那些家里大人都要上班,没时间管孩子的家庭来说,那可真是帮了大忙了。咱们把这些情况都摸清楚了,以后组织活动的时候,就能根据大家的情况来安排,这样活动肯定能开展得顺顺利利的。”

易中海听了,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情,他微微点了点头,那点头的动作虽然轻微,但却充满了肯定和认同。他双手抱在胸前,眼神里透露出一种沉稳和睿智,说道:“老阎,你这个主意确实不错。咱们常说知己知彼,才能百战不殆嘛。这邻里互助活动也是一样的道理,咱们只有把大家的情况都了解清楚了,才能把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。我看咱们可以挨家挨户去问问,这样既能了解大家的情况,又能顺便把街道办改革和邻里互助的事情跟大家讲清楚。

你想想,这街道办改革,大家心里可能都还有些疑惑和担忧,咱们正好趁这个机会,跟大家好好解释解释,让大家明白这是为了整个四合院好,不是咱们自己瞎折腾。不过呢,这调查也不能太生硬了。咱们可不能像审犯人一样,板着脸去问人家问题,得注意方式方法。要是太生硬了,大家就会觉得咱们是在强制摊派任务,心里肯定不乐意。咱们得把话说得委婉点,态度热情点,让大家感受到咱们的诚意,这样大家才会愿意配合咱们。”

“那是自然。”阎埠贵赶忙应道,一边说着一边不住地点头,那脑袋点得如同小鸡啄米一般,眼神里满是认真,“咱们做这事儿啊,可得把话说得委婉点,千万不能让大伙觉得咱们是在强迫他们。得让大家都心甘情愿、开开心心地自愿参与进来,只有这样,这邻里互助活动才能长久地开展下去,大家也才能真的从中受益。你想啊,要是大伙心里都带着抵触情绪,就算勉强参与了,那效果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。”

说到这儿,阎埠贵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,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,一拍大腿说道:“对了对了,还得准备个小本子呢!咱们得把大家的情况都仔仔细细地记下来,谁擅长啥手艺,愿意提供啥帮助,都写得明明白白的。这样以后安排互助活动的时候,那可就方便多啦,直接翻开本子一看,就知道该找谁帮忙,省得再临时去问,既耽误时间又可能出错。”

说着,他便站起身来,开始在屋里翻找起来。只见他一会儿蹲下身子在床底下摸索,一会儿又踮起脚尖在柜子上寻找,把屋里翻得是乱七八糟,衣服、杂物扔得到处都是。终于,在一个堆满了旧物的破旧纸箱里,他翻出了一个有些破旧的笔记本。那笔记本的封面已经磨得起了毛边,纸张也有些泛黄,看起来已经用了很长时间,但阎埠贵却如获至宝,小心翼翼地拍了拍上面的灰尘,然后紧紧地握在了手里。

易中海看着阎埠贵忙碌的样子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那笑容就像春日里的阳光一样温暖。他笑着说道:“老阎,你这准备还挺充分啊,看来是早就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了。那咱们明天就开始行动吧,先从东头开始,一家一家地去问。咱们得抓紧时间,把这邻里互助活动尽快落实下去,让大伙都能早点感受到这其中的好处。”

第二天一早,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,那柔和的光线就像一层薄纱,轻轻地笼罩着整个世界。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,洒在四合院的青砖灰瓦上,给整个院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,让原本古朴的四合院显得更加宁静而祥和。易中海和阎埠贵早早地就起了床,他们简单地洗漱了一番,易中海用粗糙的大手在脸上抹了两把,阎埠贵则对着那面有些模糊的镜子,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。之后,他们便拿着那个有些破旧的笔记本,精神抖擞地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。

他们先来到了东头第一家,是王大爷家。王大爷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晒太阳,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,手里拿着一把破旧的蒲扇,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。看到易中海和阎埠贵来了,他连忙起身,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,那笑容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,大声招呼道:“哟,老易、老阎,你们怎么来了?快进屋坐,快进屋坐。”说着,便伸手要去拉易中海的胳膊。

易中海笑着摆摆手,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谦逊和诚恳,说道:“王大爷,我们就不进屋了,跟您说点事儿。您也知道,街道办最近搞改革,这改革啊,就像是给咱们四合院换了一身新衣裳,以后咱们四合院的管理模式要变一变了。我们琢磨着组织个邻里互助活动,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,互相帮助,这样四合院也能更和谐,大家的日子也能过得更舒心。您看您有什么特长,或者愿意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不?比如说,您要是会修个自行车啥的,以后谁家自行车坏了,就能找您帮忙;要是您平时时间比较充裕,也能帮忙照看照看邻居家的孩子啥的。”

王大爷听了易中海的话,先是微微一愣,随后伸出那布满老茧却依然灵活的手,轻轻摸了摸下巴上那花白的胡子。那胡子稀稀拉拉的,像是被岁月精心修剪过一般,随着他手的动作轻轻颤动。他微微眯起眼睛,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,仿佛在脑海中仔细梳理着自己所会的技能。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缓缓睁开眼睛,清了清嗓子说道:“我啊,别的本事是真没有,就会修个自行车。这修自行车的手艺啊,还是年轻时候跟一位老师傅学的,这么多年过去了,虽说没机会干些大活儿,但修修小毛病还是不在话下的。要是谁家自行车坏了,不管是链条掉了、车胎破了,还是刹车不灵了,尽管来找我,我免费给修,就当是为咱们四合院出份力了。”

阎埠贵一听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就像两颗被点燃的小灯泡。他连忙从兜里掏出那个有些破旧的笔记本,又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笔,那动作熟练而又急切,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。他一边在本子上快速地记录着,嘴里还一边念叨着:“王大爷,您这可是帮了大忙了。您这手艺在咱们四合院那可是独一份儿啊,以后谁家自行车有问题,我们就让他们来找您,您可千万别嫌麻烦。”王大爷笑着摆了摆手,那笑容里满是憨厚和质朴,说道:“不麻烦不麻烦,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。”

接着,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去了下一家。这家的房子从外面看有些陈旧,墙皮都脱落了不少,露出里面灰色的砖块。走进屋里,虽然家具不多,但却收拾得井井有条。这家的女主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,她身材微胖,脸上总是挂着热情的笑容,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。一听说是邻里互助活动,她马上眼睛放光,就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,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,然后兴致勃勃地说道:“我会做衣服,这手艺啊,是跟我娘学的。小时候家里穷,买不起新衣服,我娘就自己动手做,我在旁边看着看着也就学会了。以后谁家孩子衣服破了,或者想做件新衣服,都可以来找我。我这手艺虽然比不上裁缝店的那些专业师傅,但也能凑合着穿,保证不会让大家失望。”

易中海和阎埠贵听了,都很高兴,那笑容就像绽放的花朵一样灿烂。易中海连忙从阎埠贵手中接过笔记本,仔细地在本子上详细记录下来,一边记还一边问道:“大姐,您一般什么时候有空啊?我们也好跟大家说个准信儿。”女主人想了想,说道:“我平时白天都在家,晚上有时候也会在,只要大家有需要,随时来找我就行。”阎埠贵在一旁补充道:“那太好了,大姐,您这热心肠可真是咱们四合院的福气啊。”

然而,走访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,就像平静的湖面偶尔也会泛起涟漪一样。当他们来到许大茂家时,只见许大茂正大摇大摆地翘着二郎腿坐在屋里看电视。那电视画面闪烁不定,映照在他那有些油光满面的脸上,显得他整个人更加慵懒和傲慢。他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睡衣,脚上的拖鞋耷拉着,随着他的动作一晃一晃的。看到易中海和阎埠贵进来,他只是斜睨了一眼,那眼神里充满了不屑和不耐烦,不冷不热地问道:“你们来干什么?我可没那闲工夫听你们瞎扯。”那声音尖锐而又刺耳,就像一把生锈的锯子在拉扯着木头。

易中海和阎埠贵对视了一眼,易中海脸上依然挂着温和的笑容,他向前走了两步,轻声说道:“大茂啊,街道办最近搞改革,我们想着组织个邻里互助活动,大家互相帮助,这样四合院也能更和谐。你看你有什么特长,或者愿意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不?”许大茂听了,冷笑了一声,那笑声里满是嘲讽,说道:“我有什么特长?我最大的特长就是会享受生活。我可没那闲工夫去帮别人,再说了,谁要是想让我帮忙,那得先看看他有没有那个资格。”说着,他又把注意力转回到了电视上,仿佛易中海和阎埠贵根本不存在一样。阎埠贵有些尴尬地站在一旁,手中的笔记本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,易中海则无奈地摇了摇头,轻声说道:“那行,大茂,你要是什么时候改变主意了,随时找我们。”说完,便和阎埠贵灰溜溜地走出了许大茂家。

易中海把邻里互助活动的事情跟许大茂说了一遍,许大茂却撇了撇嘴,“哼,什么邻里互助,不就是想让我们白干活嘛。我可没那闲工夫,我还得忙着赚钱呢。”

阎埠贵一听,有些着急了,“许大茂,你这说的什么话。大家都是邻居,互相帮助一下怎么了?又不是让你天天干活,就是偶尔搭把手。”

许大茂却不以为然,“偶尔也不行,我没那义务。你们爱找谁找谁去,别来烦我。”

易中海见状,连忙拉住阎埠贵,笑着对许大茂说道:“大茂啊,我们也是为了四合院好。你看,以后你要是有困难,大家也会帮你啊。而且,参与这个活动,也能让大家对你有个好印象,以后在四合院里相处也更融洽不是?”

许大茂听了,还是有些不情愿,但也没有再像刚才那样强硬拒绝,“行吧行吧,等我有空的时候再说吧。”

易中海和阎埠贵知道他这是敷衍,但也不好再说什么,只好先离开,继续去走访下一家。

一天下来,他们走访了不少人家,有愿意积极参与的,也有像许大茂这样不太情愿的。不过,总体来说,还是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。

晚上,易中海和阎埠贵又聚到了那间昏暗的屋子里,开始整理白天的调查结果。阎埠贵一边写一边嘟囔:“这许大茂,真是个刺头,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真的参与进来。”

易中海却很乐观,“不管他,咱们先把愿意参与的人组织起来,把活动开展起来。说不定等许大茂看到大家相处得那么融洽,他也会改变想法呢。”

经过几天的努力,邻里互助活动终于正式开展了。在易中海和阎埠贵的组织下,大家各展所长,四合院里呈现出一片热闹而又和谐的景象。

会修电器的张大爷帮李奶奶修好了家里坏了很久的电风扇,李奶奶感激得不得了,特意做了一盘拿手的好菜送给张大爷。擅长做衣服的刘婶给王大爷家的小孙子做了一件漂亮的小衣服,王大爷笑得合不拢嘴,逢人就夸刘婶手艺好。

而傻柱,在看到大家都在为四合院出力后,也主动站了出来。他利用自己力气大的优势,帮着大家搬重物、修桌椅。许大茂虽然一开始还是有些不情愿,但看到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干活,也渐渐被这种氛围感染,偶尔也会帮着做点小事。

四合院里的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,大家见面都热情地打招呼,有什么困难也会主动互相帮助。易中海和阎埠贵看着这一切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