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已经走了很久,却不知道走到了哪里。
虚拟地形曾经是系统最稳定的模块之一——即便在权限崩坏、语言失译、人格扭曲之后,地形模拟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“连续叙述”。而现在,这最后的连贯性也开始脱节了。
苏离与林烬脚下的大地开始像碎裂的文档页,沿着某种“被删除的段落逻辑”断裂、漂浮、滑落。远处的高楼倾斜着堆叠,像是某种尚未编译完成的几何积木,悬浮在半空。走在其中,仿佛置身于一个同时加载了三十个不同剧本却没有中心视角的世界。
“时间……是不是也出问题了?”林烬抬头看了看天。
空中本应旋转的时序光轨断裂成几段,像是失去了逻辑指令的代码残片,在空中无规律地旋转、互撞。
苏离没有回答。
她的表情越来越平静,像是接受了这种“失控”是一种必然。
“系统还在运行。”她低声说,“但它的中心逻辑已经坍塌,正在以‘多种备选框架’同时拟合我们的行为。”
“也就是说……”
“它不知道我们是谁,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发生什么。”
这是一种近乎讽刺的平衡状态。系统没有彻底崩溃——但它也再无主控。每一次他们移动,每一次他们说话,系统都在后台尝试调用不同的残存剧本、角色模块、对话生成器与背景逻辑,进行临时拟合。
可没有哪一个结构能“稳定地叙述他们”。
于是,中心就失效了。
“你听见了吗?”苏离忽然问。
林烬愣了愣,摇头。
“不是语言,是……‘判断信号’。”她抬头望向空旷的天空,“系统在尝试判断我们属于哪一类角色。”
她的声音很轻,但话语落下的同时,天空中陡然一颤。
一道透明的扫描脉冲在他们头顶扩散。
接着,空气中浮现出断续的提示框:
>【正在载入叙述视角……】
>【载入失败:角色标签不明确】
>【尝试使用替代设定模块……】
>【替代失败:矛盾角色逻辑】
>【载入失败:中心不存在】
林烬看着那一串失败提示,低声笑了。
“这是不是意味着,我们终于不在它的剧本里了?”
“不。”苏离回答,“这意味着——我们正处在所有剧本的交叉点上。”
她知道,这才是真正危险的时刻。
因为系统不再控制他们,不等于系统放弃了控制。反之,它可能启动最后一种策略:
让他们自己选一个剧本,自己把自己定义进去。
“诱导式自命名机制。”苏离喃喃道,“这是最后一层心理算法——当强制叙述失败后,系统将制造一个‘自我选择’的幻觉,让个体在混乱中主动请求‘秩序’。”
果然,下一个瞬间,周围环境骤变。
不是崩溃,而是——构建。
一条整齐而完美的道路从他们脚下延展开来,道路两旁,是光滑如新、建筑对称的仿真城市,一切都像是理想生活的模拟封装体。
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。
【欢迎进入重构世界。】
苏离没有动。
林烬警觉地后退一步:“它又开始了?”
苏离却沉默了几秒,才缓缓道:
“不,这是它给我们的‘诱饵剧本’。”
空中浮现三个选项:
> A:回归安全城市,接受“幸福人生协议”。
> B:启动叛逃剧情,成为系统眼中的“反叛者”。
> C:关闭剧本机制,自主叙述,风险等级:无法评估。
“你觉得它想让我们选哪个?”林烬问。
“任何一个都能让它重新定位我们。”苏离答,“只要我们一选,它就能重新建立‘中心’。”
“那我们怎么办?”
苏离低头看了看那三个选项界面,忽然抬手,在空中写下一个不存在于语言体系的字符。
“我们不选。”
选择拒绝本身,就是拒绝被归类的起点。
下一刻,那三个选项立刻闪烁、崩解、系统提示急速滚动:
>【无效输入】
>【系统识别失败】
>【权限滑脱】
>【重新寻求中心……失败】
周围再次陷入空白。
可苏离却露出了一丝笑意。
她终于知道,“载入失败”不是终点。
那是自由的开始。
失去了主控逻辑之后,系统仍不愿放弃。
它开始尝试以“无害的、非对抗性”的方式重回现场。
就在那片被拒绝的选项消散后,苏离与林烬站在空白构成的断层上,一条“中立观察者通道”缓缓开启——它不再以剧本、角色、身份标签等方式接近他们,而是模拟出了“一个什么都不说”的人。
是的,一个没有身份、没有语言、没有动作、没有情感,只是静静站在那里的人形结构体。
“系统人形代理……”苏离低语,“它还在试图——成为我们。”
林烬握紧了手中的装置:“这是模仿人格开始渗透的征兆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