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平镇的夏夜被啤酒香气笼罩,街边酒肆挂着"井镇麦酿"的酒旗随风招展。陈峰坐在王府水榭,看着远处百姓围坐在木桌旁,捧着陶碗痛饮啤酒,脸上却多了几分愁绪。秦霜将切好的牛肉干推到他面前:"郡王在愁什么?啤酒销路大好,百姓都夸这是消暑妙品。"
陈峰放下酒碗,筷子戳了戳盘中的牛肉:“这牛肉可是禁食啊,寻常百姓谁敢吃,要知道牛在古代任何的时候都是重要的农耕作物,是禁止屠宰的,私自杀牛可是大罪,只有皇室成员可以有特权吃到牛肉。”
喝酒若无下酒菜,总觉少了滋味。"他想起前世夜市里,几串鸡架配啤酒的畅快,喉头不禁滚动,鸡在农家多有散养,鸡架更是弃之不用的边角料,若能做成下酒菜,岂不是两全其美?
次日破晓,陈峰便带着厨子老张直奔菜市场。摊贩们见郡王亲临,纷纷献上新鲜食材。"把所有鸡架都给我留着。"陈峰指着摊位上无人问津的骨头,摊主愣住:"郡王,这鸡骨头又没肉,拿来作甚?"
王府后厨内,二十个陶盆装满鸡架,清水里泛着血丝。陈峰挽起袖子,将花椒、八角、桂皮等香料碾碎:"老张,鸡架要先焯水去腥味,再用这些香料腌制两个时辰。"他抓起一把粗盐撒入盆中,"盐要够,才能入味。"
腌制完成后,陈峰命人支起三口大铁锅,倒入半锅菜籽油。当油温烧至七成热,他夹起一块鸡架放入锅中,顿时油花四溅,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。"火不能太猛,不然外焦里生。"他用长筷翻动鸡架,金黄的外壳渐渐鼓起。
试吃时,许诺咬下一块炸得酥脆的鸡架,骨头缝里的肉鲜嫩多汁,香料的味道渗入每一丝肌理:"外酥里嫩,咸香过瘾!"陈峰却摇头:"还不够。"他让人取来干辣椒和蒜末,在另一个锅中爆香,再将炸好的鸡架倒入翻炒。当干辣椒的香气与鸡架融合,整个后厨都弥漫着令人垂涎的味道。
三日后,开平镇街头出现了"油炸鸡架"的摊位。焦香的味道引得路人驻足,三文钱一份的价格更是让百姓争相购买。酒肆老板们见状,纷纷在菜单上添上这道新菜,啤酒的销量顿时又涨了三成。
油炸鸡架虽受欢迎,陈峰却觉得少了几分韵味。他想起东北熏酱的醇厚,决定再试新招。这次他命人在后厨搭建砖窑,砍来果木树枝备用。鸡架依旧先焯水腌制,但这次加入了陈皮、草果等二十余种香料,还倒入了自酿的啤酒去腥。
"熏酱讲究火候和烟熏的时间。"陈峰将腌制好的鸡架挂在特制的铁钩上,窑内果木燃起的青烟袅袅升起。他不时调整铁钩的高度,让鸡架均匀受热。两个时辰后,鸡架表面呈现出诱人的棕红色,果木的烟熏味与香料的气息完美融合。
试吃时,凌家四姐妹围着陶盘打转。凌月撕下一块肉,惊讶道:"这鸡架吃着比看着有料,连骨头都入味了!"陈峰蘸着自制的蒜泥酱,细细品味:"熏酱之妙,在于让无味之物变得回味无穷。"
熏酱鸡架上市那日,恰逢开平镇庙会。特制的熏炉摆在街边,青烟升腾间,十里飘香。百姓们排着长队,捧着刚出炉的鸡架,就着啤酒大快朵颐。有老者感慨:"这辈子头一回知道,鸡骨头也能吃得这般舒坦!"
最近很多人都开始向陈峰缴纳加盟费,因为陈峰说了可以教给大家制作方法,只不过得用加盟的方式来换取。
陈峰带着加盟商要穿梭在摊位间,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鸡架。"要选新鲜宰杀的,骨头泛着淡粉色,关节处带着血丝的才好。"他拾起一副鸡架,对着晨光查看,"这种冷冻过或是放置太久的,肉质发柴,绝对不能用。"
老周拿着账本仔细记录:"郡王,每日需采购五百副鸡架,是否要与农户签订长期契约?"陈峰点头,又叮嘱:"让他们留些完整的鸡架,别随意砍碎,要保证锁骨、胸骨和肋骨的完整,这样腌制。
后厨内,二十口大木盆盛满清水,伙计们将鸡架逐一浸入,反复搓洗。陈峰抓起一把粗盐撒入水中:"每盆加三两盐,浸泡半个时辰,让血水彻底析出。"他亲自示范,将鸡架的关节掰开,确保每个缝隙都能洗净。
焯水时,锅内除了葱姜,还加入了自酿啤酒。"啤酒能去腥增香,还能让肉质更嫩。"陈峰盯着翻滚的水面,待浮沫完全撇净后,才将鸡架捞出沥干。
案板上,八角、桂皮、香叶等十二味香料整齐排列。陈峰将花椒与干辣椒放入石臼捣碎,倒入自磨的小茴香粉:"香料比例要精准,花椒三两、八角二两、桂皮一两半..."他边说边将香料与细盐、白糖、料酒混合,制成腌料。
鸡架被均匀涂抹腌料后,码放在陶缸中,表面还压上青石。"腌制四个时辰,每隔一个时辰翻动一次,确保每处都入味。"陈峰掀开缸盖,浓郁的香料味扑面而来。
特制的铸铁大锅内,菜籽油烧至七成热,泛起微微青烟。陈峰用长竹筷夹起鸡架,在锅边轻轻抖落多余腌料,随后缓缓放入油锅。"滋啦"一声,油花四溅,鸡架迅速在高温中定型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