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秘辛现世1(1 / 1)

故宫午门展厅的弧幕投影在午夜零点准时启动,陈雪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划过七棺图纸的电子扫描件,怀表残片的 3D 建模图随之悬浮在空中。当两个光斑在 “瀛台” 标记处重合的刹那,投影突然剧烈震颤,靛青光芒如潮水般漫过地面,将整个展厅的青砖映成透明 —— 七具棺木的光影正沿着地砖缝隙游走,最终在中轴线拼出完整的清朝版图。

“天枢星位对应承德避暑山庄,1861 年辛酉政变绞杀八大臣。” 她的声音在空荡的展厅里回响,腕间双镯的冰裂纹随着投影明灭,“天璇星位是紫禁城储秀宫,1874 年同治帝暴毙;天玑星位在菜市口刑场,1898 年戊戌六君子问斩……” 当说到 “天权星位瀛台” 时,怀表残片的投影突然具象化,铜质表盖内侧的 “辛酉年秋” 四字,竟在地图的 “辛酉” 标记处渗出鲜血般的红光。

父亲遗留的青玉佩躺在展柜中央,陈雪将它轻轻放在投影地图的圆心 —— 养心殿的鎏金标记上。玉佩刚触到玻璃台面,整个展厅的灯光突然熄灭,唯有投影的北斗七星图发出幽蓝光芒。她听见头顶传来砖石摩擦的闷响,抬头看见养心殿的琉璃瓦正以龙椅为中心逆时针旋转,露出殿内青砖下深不见底的阶梯。

“雪儿,小心。” 姨妈的声音从蓝牙耳机里传来,带着长白山冰湖的寒意,“1908 年婉儿在密档里写过,养心殿地宫藏着七棺的‘总枢核’,也是慈禧当年储存玄霜毒的冰窖。” 陈雪摸向腰间的防狼喷雾,却触到更冰冷的物件 —— 从东陵带回的玄冰石残片,此刻正在她口袋里发烫,与阶梯深处的寒气形成诡异的平衡。

阶梯的汉白玉扶手刻着密密麻麻的冰裂纹,每道纹路都对应着密档里的毒杀方式。陈雪数到第十九级台阶时,手电筒光束扫到石壁上的浮雕:七具棺木环绕着中央的西洋怀表,表盖打开,露出内部齿轮组成的清朝版图,每道齿痕都刻着年份与毒杀者的名字 ——“辛酉?叶赫那拉氏”“戊申?叶赫那拉氏”,唯有第七具棺木刻着 “陈氏雪?2025”,却在 “毒杀者” 位置留空。

“总枢核到了。” 姨妈的声音突然颤抖,陈雪看见前方墓室的青铜门缓缓开启,门内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,像百年前所有未竟的毒咒在这一刻集体苏醒。墓室中央矗立着七米高的青铜柱,柱身铸满砒霜分子结构,顶端托着完整的西洋怀表 —— 正是她在长白山冰湖看见的、父亲石棺上嵌着的那枚。

当怀表的指针指向子时三刻,青铜柱突然发出蜂鸣,七棺投影的光芒同时注入怀表。陈雪看见表盖内侧显形出动态画面:1861 年慈禧在承德接过肃顺的印章,1908 年李莲英端着杏仁茶走进瀛台,1981 年祖父在景仁宫井台捞出怀表残片…… 最后画面停在 2025 年的自己,颈后淡红痕化作钥匙,插入怀表的锁孔。

“这不是怀表,是历史的毒牙。” 陈雪喃喃自语,想起《玄冰阁密档》里的记载,“每道齿轮都沾着砒霜,每次转动都要吞噬一个知密者的血。” 她摸向颈后,那里不知何时又浮现出守宫砂的印记,却不再是血色,而是透明的冰裂纹 —— 那是双镯合璧后,陈氏血脉与玄冰阁秘卷真正融合的标志。

青铜柱底部突然升起七个石匣,分别刻着七棺的年份与地点。陈雪打开 “戊申?瀛台” 石匣,里面躺着光绪帝的《告天书》原件,黄绫上的朱砂字在怀表光芒中流动:“朕知必死,砒霜之毒,来自太后座钟的铜摆…… 项城的密电,李监的药茶,皆为锁魂之链。” 落款处的指血印,与她在检测中心看见的光绪帝遗体指甲血书完全吻合。

当她伸手触碰 “辛酉?承德” 石匣时,双镯突然发出刺耳的尖啸,石匣表面浮现出慈禧的朱批:“七棺既成,玄冰阁永为皇室犬,陈氏血脉永为替死鬼 —— 此誓与国祚同休。” 字迹边缘的守宫砂印记正在融化,滴在青铜柱上发出 “滋滋” 声响,露出下面更古老的刻字:“永乐年间玄冰阁立,专司毒杀与秘封,非皇室血脉不得入。”

墓室顶部的水晶灯突然亮起,陈雪看见灯座竟是七具棺木的微缩模型,中央悬着的正是她手中的青玉佩。玉佩此刻完全透明,内侧的冰裂纹清晰映出养心殿龙椅上的人影 —— 不是慈禧,而是百年前的婉儿,她正将怀表齿轮按进地砖暗格,眼中倒映着未来陈雪的模样。

“该离开了。” 姨妈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切,“地宫氧气含量在下降,而且……” 陈雪打断她,指向青铜柱底部新显形的密道,那里透出的光芒不是冷蓝,而是温暖的金黄:“婉儿留了后路,密道尽头应该是故宫文物医院,她想让这些秘辛通过正规渠道现世。”

当她将《告天书》和七棺石匣放入防水袋时,怀表突然发出 “咔嗒” 轻响,指针逆时针转动三圈后停摆。陈雪知道,这意味着七棺毒咒的齿轮终于停转,所有被刻进血契的陈氏族人,从此不再是替死鬼,而是历史的解读者。

踏上返回的阶梯时,晨光正透过午门的门洞洒进来,照见她腕间双镯的冰裂纹正在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北斗星芒。故宫的晨钟在远处敲响,陈雪摸了摸颈后,守宫砂印记彻底消失了,只留下块淡红的胎记,形状恰似那枚永远停摆的西洋怀表 —— 不是诅咒的印记,而是真相的勋章。

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