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9章 众人傻眼,河流飘尸无数(1 / 1)

“何事,你倒是说出来!”

屈突通都看得着急。

“潼关之外,靠近河东一带的河流上,全部都飘着尸体!”

尧君素一口气喘了上来,这才说完全。

“什么?”

屈突通脸色一变。

“全部是叛军的尸体!”

尧君素特意补充一句。

“什么?”

屈突通惊呼一声。

眼瞅着尧君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他索性自己去看。

屈突通就近找了一匹快马就冲了出去,尧君素紧随其后。

二人只是随意带了些兵马,很快就赶往河流附近。

巧合的是,杨林和卢方等人也在。

二人站在河边,眼睛就直勾勾的盯着河面看。

甚至连屈突通下马,两人都没有一点察觉。

屈突通抬眼扫去,好家伙!

他目光所及之处,都漂浮着不少尸体。

若不然,就是一些断开的大树等等。

一眼望去密密麻麻,尽是黑点。

仿佛一碗粥上撒下的葱花一般。

“河东的叛军。”

杨林神色凝重的说道。

“何人出手,莫非其他援军已经抵达?”

卢方下意识问。

“正面冲杀需要多少兵马,才可以将叛军打成这样子?”

杨林吃不准。

“是水,大水!”

屈突通突然说道。

“嗯?”

杨林一脸疑惑。

“河东往高陵一带,有一条河,河的上游又是无数河流汇集之地!”

屈突通这才解释了起来。

毕竟他对关中的地形,要比杨林他们熟悉得多。

“不久前又有一场大雨,难不成这些叛军都是被...”

杨林也瞬间反应过来。

“必然如此,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解释。”

屈突通重重的点了点头。

“出自何人手笔?”

杨林一脸疑惑。

这等手笔,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到的。

而且河东的李神通,也绝不是简单的人。

“吴缺麾下战将,李存孝。”

屈突通深吸了一口气,才说了出来。

“就是方才那个对本王大不敬之人?”

杨林先是一愣,随即脸都绿了。

这等阵仗,居然是那狂妄的家伙弄出来的?

“八成是了,因为李存孝出征归来,而且亲口说过是并肩王让他出兵河东的。”

屈突通点了点头。

这一次,杨林不吭声了。

单是河东的动静就足以说明,吴缺的确自有安排。

“没想到一直盯着咱们的河东叛军,就这样被击败了?”

屈突通喃喃道。

太轻松,甚至太容易了。

“这怎么可能?”

杨林百思不得其解。

他感觉那李神通行事小心谨慎,按道理而言应该会固守河东才是。

一旦其固守河东,李存孝要如何破局呢?

“难不成...”

一个念头,出现在杨林脑中。

“不,这不可能!”

但他不愿相信。

“靠山王。”

屈突通唤了一声,正准备说些什么。

谁曾想杨林直接翻身上马,下令行军。

走之前,他还不忘叮嘱屈突通一句:“这些尸体,有劳屈将军处理一下,不然恐有隐患。”

其实不用杨林叮嘱,屈突通都有这个想法。

说完杨林立马就走,没有半点耽搁。

屈突通则是让尧君素去叫来潼关兵马,一起处理这些尸体。

潼关这边,李存孝正在和吴缺汇报。

吴缺听完之后,也甚是意外的看了李存孝一眼。

他没想到,李存孝还能想出这等计策?

不过此计可以完成,还是少不了大兴城的变故。

若不然,李神通也不会急于行军,忽略了许多可能性和细节。

“不错。”

吴缺点了点头,对李存孝表示赞许。

“嘿嘿。”

李存孝挠着后脑勺,不好意思的笑了。

“李神通可有抓住?”

吴缺又问。

“没,洪流太大,而且王爷不是说重在消灭叛军势力吗?”

李存孝回道。

“嗯。”

吴缺点了点头,倒是没有多问。

李存孝又把城门遇见靠山王的事说了一遍。

吴缺听完之后,便笑了。

以杨林那个脾气,恐怕被气得不轻,急着赶往大兴城也正常。

“王爷,接下来咱们该如何?”

李存孝又问。

“不急,就在此地等着便是,叛军自会过来。”

吴缺淡淡回道。

“诺。”

李存孝便不再多言,拱手退下。

他走了不过片刻,沈炼就来了。

还是和以往一般,先是拱手行礼再开始汇报。

“京都异动!”

一听这话,吴缺缓缓抬起头来,示意他继续往下说。

“二皇子杨暕奉命带兵出征关中,特来督军!”

沈炼又道。

“是吗?”

吴缺眉头微皱。

杨暕可以如此,必然是得到圣上的允许。

“杨暕此人本就想对付王爷,让他督军那还得了?”

沈炼又道。

“无妨,关中事已平,他愣督什么军?”

吴缺冷笑一声。

“可是...”

沈炼还想说什么。

“无妨,他非但阻碍不了本王的计谋,反而还能推波助澜。”

吴缺神色玩味。

沈炼这才闭嘴不言。

汇报结束,他也立马退下。

......

等到黄昏,屈突通带着疲惫的众人返回潼关。

他第一时间就去找吴缺。

“屈将军可有何事?”

这时的吴缺正在翻阅兵书。

见到屈突通来了,这才放下问了一句。

“也没什么大事,本将就是想问关于河东的事。”

屈突通调整了一下心态说道。

“河东,没破吗?”

吴缺反问。

“破了,当真是后生可畏,你的手段让本将甚是佩服!”

屈突通毫不吝啬的夸赞。

同杨林不一样,他几乎没什么架子。

“屈将军言重了,本王完成此举,多少沾点运气。”

吴缺笑道。

“既然叛军大败,我们为何不乘胜追击,反而在此地按兵不动?”

屈突通又问。

“河东等地均被拿下,叛军能往何处去?”

吴缺反问。

“龙门,亦或者向北之地,可以突围的方向甚多。”

屈突通略加思索,说出了不少地名。

吴缺则是笑着摇了摇头:“只有一处,那边是原路返回!”

屈突通有心反驳,却又停了下来。

吴缺太过肯定,其中必有缘由。

吴缺之所以如此肯定,则是吃准了李世民。

李家诸多谋士加上李世民,怎能不明白从他处突围,李家需要付出多大代价。

而且眼下,除了返回太原可以保住李家底蕴之外就别无他法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