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叶明呢?朕不是传他半个时辰前就该到了吗?"
李云轩敲着龙案,吓得御书房内侍立的太监们集体缩了缩脖子。老太监王瑞躬身回道:"回皇上的话,已经派人去催了..."
"叫陛下!"李云轩瞪眼,却没什么威慑力,"说了多少次了,私下里也就算了,当着这么多人的面..."
话音未落,殿外传来一阵骚动。叶明风风火火闯了进来,衣袍下摆还沾着面粉,手里居然捧着个油纸包。
"陛下恕罪,工坊那边新一批军粮刚出炉,臣急着检验质量..."叶明行了个不怎么标准的礼,抬头时冲李云轩眨了眨眼。
李云轩嘴角抽了抽:"你手里拿的什么?"
"刚烤好的肉干,想着带来给陛下...呃,品鉴一下。"叶明一脸诚恳,仿佛真是来献宝的。
满屋子太监眼观鼻鼻观心。谁不知道这位国公府三少爷近来圣眷正隆,连御前失仪这种大罪,到了他这儿都能轻飘飘揭过。
李云轩哼了一声,挥手示意众人退下。待殿门关上,他立刻从龙椅上走下来,一把抢过油纸包:"让朕看看你这小混蛋又鼓捣出什么名堂...嗯?这味道..."
"加了点茱萸粉和西域香料。"叶明凑上前,毫无顾忌地从皇帝手里掰了块肉干塞进自己嘴里,"边关天寒,辛辣些能驱寒活血。"
李云轩嚼着肉干,突然抬手在叶明脑门上弹了个爆栗:"混账东西,朕让你坐了吗?"
叶明揉着额头,笑嘻嘻地收回正要往椅子上蹭的屁股:"舅舅,您再这么弹,我真要变傻了。"
"本来就傻!"李云轩瞪他,眼里却带着罕见的温和,"军粮生产如何了?"
"按计划进行。"叶明从袖中掏出一本册子,"这是最新生产记录,每批原料来源、制作工艺、质检结果都有详细记载。"
李云轩翻开册子,眼中闪过讶异。页面上密密麻麻却条理分明地记录着各种数据,甚至还有类似图表的标记,是这个时代少见的精确管理方式。
"你这些法子..."李云轩眯起眼睛,"都是从哪学来的?"
叶明心头一紧,面不改色:"自己瞎琢磨的。军粮关乎将士性命,必须严谨些。"
好在李云轩没深究,只是点点头:"不错。比户部那群酒囊饭袋强多了。"
他合上册子,突然话锋一转,"杨毅昨日又上了折子,弹劾你私设工坊,聚敛民财。"
叶明嗤笑:"他倒是贼喊捉贼。我那工坊用的全是国公府家奴和退伍老兵,哪来的'民'?至于'财'..."
他掏出个小算盘噼里啪啦打起来,"按目前规模,每份军粮比传统粮草节省三成七分成本,若推广至全军..."
"行了行了!"李云轩摆手打断,"明日早朝他必会发难,你准备如何应对?"
"兵来将挡呗。"叶明收起算盘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"不过舅舅...陛下要是能配合一下,效果会更好。"
李云轩挑眉:"哦?怎么配合?"
叶明凑近低声说了几句。皇帝先是皱眉,继而失笑,最后竟忍不住拍案:"好个小混蛋!朕就陪你演这出!"
次日太和殿上,杨毅果然率先发难。
"陛下!"老首辅一脸痛心疾首,"叶明私设工坊,广招工匠,所图非小啊!老臣恐其有聚众谋逆之嫌!"
龙椅上的李云轩面色阴沉:"叶明,杨爱卿所言可是实情?"
叶明出列,不慌不忙:"回陛下,臣确实设了工坊,但只为生产军粮。至于'聚众谋逆'..."
他转向杨毅,一脸无辜,"杨大人,您府上养着三百家奴,是不是也要谋反啊?"
朝堂上一片哗然。杨毅脸色铁青:"休得胡言!老臣家奴皆有户籍,合法合规!"
"巧了,我工坊的工匠也都有籍册。"叶明笑眯眯地从袖中掏出一本名册,"请陛下过目。哦对了,其中大半是伤残退伍的老兵,朝廷养不起,我国公府帮着养养,杨大人有意见?"
李云轩适时插话:"杨爱卿,朕记得你上月还奏请削减老兵抚恤?"
杨毅额头见汗:"老臣...老臣是为国库着想..."
"说到国库。"叶明又掏出那把小算盘,"陛下,臣算过了,若全军改用新式军粮,每年可节省粮草开支二十八万七千两白银。这是详细账目..."
"够了!"李云轩一拍龙椅,"杨毅,你还有何话说?"
老首辅扑通跪下:"老臣...老臣也是一片忠心..."
"朕看你是闲得慌!"李云轩冷哼,"即日起,军粮生产由叶明全权负责,户部需全力配合,不得有误!退朝!"
众臣退出太和殿时,看叶明的眼神都变了。这位国公府三少爷,何时变得如此厉害了?
杨毅走过叶明身边,微不可闻地冷哼一声:"小子,别得意太早。"
叶明微笑以对:"杨大人保重身体,听说闭门思过容易憋出病来。"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