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4章 扩张工厂(1 / 1)

图纸上更惊人的是其中提出的"标准化生产"理念——让兵器部件可以互换,这将彻底改变传统一件一制的打造方式。

"东家,这...这太超前了。"周瑾声音发颤,"光是这水利锻锤,若能实现,效率就能提升五倍不止!"

叶明改进的锻锤利用水轮驱动,可以连续不断地锤打铁坯,不仅省去人力,还能保证每一击力度均匀。这是他借鉴了中世纪欧洲水锤技术改良的。

"关键在这个。"叶明指向另一张图纸,"阶梯式高炉。传统炼铁炉温度不够,产出的铁质太软。这种设计可以让炉温更高,再加入我特制的助熔剂..."

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瓷瓶,倒出些白色粉末:"这是石灰石和萤石粉混合物,能降低铁矿熔点,去除杂质。"

周瑾如获至宝地捧着瓷瓶:"东家这是从哪学来这些?"

"西域匠人的秘方。"叶明随口编道,随即严肃起来,"明日你亲自去清河封地,找工匠总管铁塔,让他按图施工。记住,对外只说是扩建农具作坊。"

"明白。"周瑾郑重点头,"不过东家,扩建规模如此之大,银钱方面..."

叶明早有准备,从书柜暗格取出一叠银票:"这是十万两,先动用商行流动资金。另外..."

他压低声音,"我已说动太子入股五万两,三日后到账。"

周瑾倒吸一口凉气。十五万两白银,相当于朝廷一年军费的三成!如此巨资投入私人工坊,若被朝中知晓...

"东家,朝廷那边..."

"所以才要秘密进行。"叶明目光炯炯,"太子会以东宫修缮名义调拨银两,账面上看不出问题。至于工匠,母亲答应从皇室御用匠人中抽调一批可靠的。"

送走周瑾,叶明又埋头完善计划书。除了生产设备,他还详细制定了工匠分级管理制度、质量检验标准和保密措施。

最核心的兵器制作将安排在深山中的秘密工坊,由叶秋派来的老兵把守。

天光微亮时,叶明终于搁笔。他活动了下僵硬的脖颈,推开窗户深吸一口雨后清新的空气。

这份计划若顺利实施,半年内叶家军工产能将跃居全国前列,足以武装起一支五万人的精锐部队。

"老三,一夜未眠?"叶凌云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。不知何时,父亲已站在书房门口,手中端着碗热气腾腾的粥。

叶明连忙起身:"父亲晨练这么早?"

"人老了,睡得少。"叶凌云将粥放在案几上,目光扫过那叠厚厚的计划书,"听说你这几日闭门不出,在忙什么?"

叶明犹豫片刻,还是将计划书呈上:"请父亲过目。"

叶凌云起初只是随意翻阅,但随着阅读深入,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。当看到水利锻锤和标准化生产的部分时,这位见多识广的国公也不禁瞳孔微缩。

"这些...都是你想出来的?"叶凌云的声音有些发紧。

叶明早已准备好说辞:"部分是借鉴西域技术,部分是孩儿自己琢磨的。在边关看到将士们的装备太差,就想着能不能改进生产方式..."

叶凌云放下计划书,深深看了儿子一眼:"你知道这份计划意味着什么吗?"

"意味着叶家可以暗中掌握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。"叶明直视父亲双眼,"而表面上,我们只是在经营普通铁器生意。"

"聪明,但也很危险。"叶凌云捋须沉思,"王振不是傻子,工坊规模扩大迟早会被发现。"

"所以需要多重掩护。"叶明早有准备,"首先,明面上我们只生产农具和日用铁器;其次,核心军工坊设在隐秘山谷;最重要的是..."

他压低声音,"关键是舅舅已经默许了。"

叶凌云眉毛一挑:"你面圣时说的?"

"没有明说,但舅舅赐玉时暗示支持叶家壮大实力。"叶明取出那枚御赐玉佩,"爹,朝堂局势您比我看得清楚。世家大族把持朝政,若没有自己的底气,迟早..."

"好了。"叶凌云抬手制止,"我明白。"

他起身走到窗前,沉默良久,突然道,"清河封地的总管是叶田,他曾是我亲兵,绝对可靠。我会修书一封,让他全力配合你。"

叶明心头一喜,有父亲支持,计划就成功了一半。

"不过,"叶凌云转身,目光如炬,"你必须答应我两件事。"

"父亲请讲。"

"第一,军工坊必须严格保密,工匠要三代清白,最好用边关军属;第二,所有产出先供应你大哥,绝不可贪多求快暴露实力。"

"孩儿谨记。"

叶凌云点点头,忽然露出一丝笑意:"你长大了。这份计划...很好。"

得到父亲首肯后,叶明的工坊扩建计划迅速展开。

三日后,李君泽派心腹送来五万两白银,同时带来口信:东宫已备好全套官造文书,若有需要可随时调用。

"殿下还让我转告,"那心腹低声道,"王家的王振近来频繁接触二皇子,似有大动作。"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