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座宏伟而庄严的宫廷之中,每一寸空气似乎都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威严与肃穆。巍峨的宫殿在阳光的映照下,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,宛如一座沉睡的巨兽,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。然而,今日,这看似平静的宫廷却被一道圣旨彻底打破。
金銮殿上,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。龙椅之上,皇帝面色阴沉如墨,眉宇间满是怒意与决绝,那眼神如寒夜中的冷星,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皇帝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威严,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:“朕今日下旨,废黜继后乌拉那拉氏之位!”此言一出,满朝文武皆是一惊,纷纷跪地,大气都不敢出,殿内顿时鸦雀无声,唯有皇帝的声音在继续。
“乌拉那拉氏怀执怨怼,朕平日里对她多有宽宥,她却不知感恩,心中常怀怨恨。数违教令,屡次违背朕的旨意,全然不将朕这个天子放在眼里。不能抚循它子,身为皇后,本应母仪天下,对宫中其他皇子公主多加照拂,可她却心胸狭隘,对其他子嗣毫无慈爱之心;训长异室,连自己宫中的宫人都管理不善,致使宫闱之内乌烟瘴气。”皇帝说到此处,双手紧握龙椅扶手,指节泛白,显然是愤怒至极。
他顿了顿,深吸一口气,继续说道:“宫闱之内,本应是一片祥和之地,可她所到之处,却若见鹰鹯,人人自危。既无《关雎》之德,那《关雎》所颂,乃是后妃之德,端庄贤淑,温柔婉约,可她却心胸歹毒,毫无半点后妃应有的品德;而有吕、武之风,吕后、武后何等心狠手辣,专权跋扈,她竟妄图效仿,实在是胆大包天!”
皇帝越说越气,猛地站起身来,在大殿中来回踱步,怒目圆睁,大声斥道:“最让朕痛心疾首的是,乌拉那拉氏大逆不道,竟敢断发诅咒太后!太后乃朕之母后,是天下之尊,她如此行径,是对朕的不孝,更是对皇家的不敬,对天下的大不敬!朕岂能容她继续坐在皇后之位上,玷污皇家尊严!”
满朝文武跪在地上,头都不敢抬,生怕触怒了盛怒中的皇帝。此时,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,伏地叩首道:“陛下,皇后虽有过错,但念在多年夫妻情分,还望陛下网开一面,从轻发落。”皇帝怒目而视,“朕心意已决,岂容更改!若不是看在多年夫妻情分,朕定不会只是废黜她的后位。”
言罢,皇帝一甩衣袖,重新坐回龙椅,眼神冰冷地扫视着殿下众人,大声道:“传朕旨意,即日起,废黜乌拉那拉氏皇后之位,打入冷宫,永世不得复出!”殿内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,唯有皇帝的喘息声在大殿回荡。皇帝缓缓坐回龙椅,闭上双眼,似是在平复心中的怒火。许久,他才缓缓开口,“此事就这么定了,众卿退朝吧。”大臣们如获大赦,纷纷起身,鱼贯而出。而那被废的皇后乌拉那拉氏的命运,也如同这阴沉的宫廷,陷入了无尽的黑暗。
此言一出,满朝文武皆是一阵哗然,交头接耳之声如蜂群嗡鸣,众人脸上皆是难以置信的惊愕神情,有的瞪大了双眼,嘴巴微张,似是看到了世间最荒诞之事;有的则眉头紧锁,眼中满是忧虑,暗自揣度这宫廷局势将会如何风云变幻。但很快,察觉到皇帝那如利剑般扫来的目光,众人皆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,噤若寒蝉,慌忙伏地,齐声高呼:“陛下圣明!”那整齐而洪亮的声音,在殿内久久回荡,似是要将这满心的惊惶与不安都掩盖下去。
而那被废黜的乌拉那拉氏,从此便如一颗流星,从这辉煌璀璨的宫廷中悄然划过,消失不见。只留下这满朝的震惊与议论,如丝丝缕缕的雾气,在宫廷的每一个角落悄然蔓延开来。
“废后竟然敢断发诅咒太后啊?”一位年轻的官员,忍不住压低声音,向身旁的同僚说道,眼中满是惊恐与难以理解,仿佛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恶行。
“他疯了,宫里规矩,没有国丧不得剪发!这可是大不敬之罪,是触了天家的逆鳞啊!”另一位官员皱着眉头,满脸愤懑,语气中带着几分后怕,似是在庆幸自己没有卷入这场风波。
“这乌拉那拉氏平日里看着端庄贤淑,怎会做出如此疯狂之事?如今落得这般下场,也是咎由自取。”又一位官员摇头叹息,语气中既有对乌拉那拉氏的惋惜,又有一丝对皇家威严的敬畏。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虽声音极低,但在这寂静的宫廷中,却也似一阵微风,吹起了层层涟漪。而那曾经尊贵无比的皇后之位,如今也随着乌拉那拉氏的被废,变得空荡荡的,仿佛在诉说着宫廷的无情与残酷。
皇帝的圣旨,宛如一道划破长空的晴天霹雳,带着雷霆万钧之势,在宫廷的每一个角落轰然炸响。那声音,仿佛是来自天际的怒吼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瞬间让整个宫廷都为之震颤。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得不知所措,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,呆立在原地,眼神中满是惊愕与惶恐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