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5章 新囚(1 / 1)

要不说还是自家女人知道心疼人呢?

瞧瞧!瞧瞧!

有空白圣旨,有明确口谕,这是让他在边境放心大胆的去干啊!

边军没权利指挥他,朝廷不打算指挥他,给了他绝对自由度的同时,还给他超额的资源支持。

也不知道如此待遇,算不算软饭硬吃?

“好,我知道了。累了一路,你先好好休息休息吧,那些死囚的整训,你就不用操心了。休息完,记得去找你们家少爷报个道,跟他说下你这段时间都忙了什么。你家少爷前几天刚来过,跟我问你去干嘛了。我只能简单的跟他说一下,却没办法详细的讲清楚你都经历了什么事情。”

苏清和开口道。

“那我现在就去找少爷,见完少爷再回来休息。”

于前说完,转身当即御空而去。

苏清和回头看了一眼已经被带去演武场的那一千两百名新死囚,没有任何干预整训的意思,施施然的便返回了自己的营帐,准备好好看一看自家媳妇在信里都写了些什么。

士卒的整训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非常麻烦且系统的工作。

如果大家都只是普通人的话,那么从入伍到操演,再到形成基本的战斗力,没有三五个月的工夫,根本不可能做到。

兵卒之间的配合暂且不提,只说战阵之上属于最基本要求的令行禁止,往往便需要长达数月的习惯累积,以争取能够形成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。

而这三五个月工夫的打磨,至多是让普通人有那么点军人的样子而已。

一旦上了战场,仅仅经过基础训练的兵卒,立马就会露馅。

有人会因为紧张而浑身发抖,有人会因为恐惧而眼花耳鸣。

有人和敌人交锋的一瞬间,会立刻忘掉自己之前所学的一切,手中武器胡乱捅刺,别说杀伤敌人了,不伤到友军都算万幸。

这还是经过长时间训练之后才能够达到的效果。

若是连三五个月的基础训练都不做,随意抓壮丁便直接拉上战场,那光是最初的擂鼓声和喊杀声,就足以将这些普通民夫吓的心胆俱裂,当场溃散、四下逃亡。

前一世里三国结束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,动辄啸聚几万十几万之众,尤其是坞堡主、流民帅这样的存在,似乎分分钟就能拉起来一支数量惊人的军队,看似人多势众、浩浩荡荡。

可那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被强征的农夫,只有少部分是久历战事的兵卒。

没有成体系的训练,没有足够完善的后勤保障,没有发自内心的作战目标。

这样的军队,除了看似数量惊人以外,其真实战斗力是极其低下的。

往往两军交战,一个冲锋,就能让绝大部分兵卒当场溃逃。

你要是身高两米,体壮如牛,再全身披坚执锐,有战马辅助节省脚力,那面对着这样的乌合之众,来个七进七出,或许还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。

就像武悼天王冉闵大帝一样,一身血、两刃刀、一人追着万人削,光是想想都令人热血沸腾。

兵员素质的极度拉胯,造就了一些知名将领百人斩、万人敌的高光表现,使这些将领能够名垂青史、声震九州。

当然,万人敌是夸张描述,在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战争史中,真正被史书所明确记录的百人斩,实际上一共只有四人。

项羽,唯一有两次百人斩记录的人类个体武力巅峰,尤其是其百人斩记录为步战百人斩,战绩便显得更加玄幻。

冉闵,一名真正的、以寡屠众的杀戮机器!冷兵器时代无可比拟的人间兵器!

夏鲁奇,正史唯一明确记载的护卫型百人斩奇迹,由于战斗性质为主将护卫,需在主将身周同时完成进攻和防御,体能消耗远超冲锋陷阵。

杨再兴,骑兵突击的绝对翘楚,真正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一世之杰。

除了以上四人以外,正史再无任何明确的百人斩记录。

所以兵贵精不贵多,想要训练出真正的精兵,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
要让一支军队真正的形成战斗力,整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。

在进行了基础的整训之后,再通过实战去一步步磨砺,让稚嫩的新兵逐渐变成堪称精锐的老卒。

几番淬炼和不断的在战场上搏杀,最终能够历经两三次战斗而不死的那些兵卒,才能被称之为悍卒!

目前的死囚营,在苏清和的眼里,尚且达不到那样的标准。

好处是,死囚营已经完成了质变,全员成为了修士后,对于训练的接受程度远在普通人之上。

普通人需要三五个月才能完成的基本整训,死囚营或许只需要十天就能达到近似的整训效果。

因此过去的两个月时间,死囚营的死囚们不光是修为境界在丹药的辅助下有飞跃式的提升,同时一个个还被训练的真如精兵强将一般!

不过苏清和毕竟还是讲究亲疏远近的。

给死囚们提供丹药,这没什么关系,但像少爷们那样,每个人身上都绘制了重力向‘结界’的事情,却并未在死囚们的身上复刻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