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侯爷,从眼下的情报看,就算包围锦凌郡郡城的20万叛军不北上,等到中原四郡的叛军全部北上以后,咱们当面的叛军就将高达40万以上,这压力可有些大啊。”
“龙武卫是能打,战力远非叛军可比,更有岳飞将军亲自坐镇指挥,胜利没有问题,可伤亡估计不会小,硬拼不是最好的办法,还是要用计才行。”
刘伯温的话音刚落,旁边的陈平就打着酒嗝说道:“一群乌合之众,要用计也很简单,围点打援、引蛇出洞、中途埋伏等等,能够用上的办法太多了。”
“可刘大人不要忽略了一个问题,眼下大部分的叛军要么还在中原四郡,要么还在锦凌郡,压根就没有踏上武安郡的土地,你就算有再多的办法,也不能越境歼敌,等到他们汇合,就已经成为了定局,除了硬拼之外,没有更多的办法。”
说到这里,陈平略微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当然了,也有办法,那就是将剩下的4座难民营全部抛出去,来个坚壁清野,让叛军强攻坚城,等他们分兵作战、师老城下,咱们就可以随手收拾了他们。”
“不行,4座难民营还有30万百姓,不能就这样抛开叛军,他们虽然是从锦凌郡而来,但日后也会成为侯爷的子民,咱们不能置他们于不顾。”
“更何况就算叛军不将他们全部杀光,裹挟在队伍之中,也能够增加20万兵力,更加人多势众,右军需要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,下官坚决反对抛弃难民营的百姓,请侯爷慎重决断。”
在刘伯温躬身低头的时候,并没有看到叶白与陈平两人对视了一眼,交换了眼神,果然没有出乎他们的意料,刘伯温的确是不会同意牺牲难民营的数十万百姓,陈平最后的试探和尝试还是失败了。
“既然如此,刘先生可有什么好办法?”
听出了叶白语气中的含义,刘伯温重新直起身来,轻声说道:“陈大人所言不错,有着朝廷命令和陛下的圣旨在,侯爷和龙武卫不能擅自越境,而又不想让叛军部队汇合,为今之计那就是打。”
“直接与对面的10万叛军主力开战,一战而定,将其彻底击溃,然后以追剿叛军主力的名义,大军进入锦凌郡,少了10万主力,所谓的50多万叛军也就少了一大半的威胁。”
“难民营也要利用起来,里面虽然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,可也有不少的家族,他们一个个人脉广阔,在锦凌郡乃至朝堂上都是有些势力的。”
“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他们不会不懂,既然来到盘州府,接受了侯爷的庇护,那他们也该出一分力,或许不能改变朝廷和陛下的决定,但却是一个极好的借口和理由。”
“既是追剿叛军部队,也有锦凌郡的世家门阀请求,侯爷就算违背朝廷命令,也是顺应民心,拯救锦凌郡百姓于水火之中,既定事实一成,朝廷也要投鼠忌器。”
很显然,刘伯温早就有过全盘考虑,此刻说出自己的建议是没有半点迟疑,听得叶白连连点头。
“妙啊,刘大人这一手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啊,朝廷想要用大义还有民心威慑侯爷,不给龙武卫进军锦凌郡的机会,刘大人顺势就发动民意,同样用民意应对,朝廷的计划就算依旧还能够实施,却也会大打折扣。”
听到陈平也出言赞同刘伯温的建议,叶白也就没有什么好考虑的,当即大声说道:“来人,擂鼓聚将。”
“诺。”
厚重的战鼓声在大营中响起,与叶白同在一营的将领们,纷纷赶到中军大帐,戎装在身,神情严肃,等候叶白的命令。
10万右军全体出营,两座大营之中,仅有辎重部队还有部分后勤部队以及少量府军。
在辽阔的荒野之上,右军列下阵势,刀盾兵排在最前列,一面面厚实的大盾放在地上,连成一片,如同盾墙一般,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。
身后是同样列成阵型的弓箭手,再之后才是长枪兵、长矛兵还有刀兵、剑兵,左右两翼是足足4万骑兵。
大军后方,季布、宇文成都、贾复三名亲卫将领统领1万亲卫营精英士卒,守护在叶白身后,同时也守护着帅旗,陈平、毛骧还有刘伯温都骑在战马上,落后叶白半个身位。
旌旗猎猎、号角声、战鼓声响彻整片区域,两座叛军大营中的叛军都被惊动。
一支支叛军队伍快速集结,从大营开出,在右军对面列下阵势,速度虽然慢了一点,但却是能够看得出来,他们也都是接受过长期操练的,并非是乌合之众。
有足够训练的府军,列阵的速度还是极快的,不过岳飞可没有想着等对方准备完全以后再开战,直接挥动令旗,下令进攻。
前排的刀盾兵把身体一侧,手中大盾打开,成了一条条较为狭窄的通道,大批的弓箭手快速从盾兵让开的通道中通过,在队伍最前方重新列阵。
右手将身后所背箭囊中的箭矢取出,插在了身前的土地上,留下一支搭上了弓弦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