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 三郡之地(1 / 1)

邓审的话说的很平静,但却在孙酦的心中掀起滔天巨浪。

他只是年纪小,又不是傻子。

怎么可能听不出来邓审话里的意思。

收缩防线的唯一好处,就是让自己能够腾出手来,有足够的时间去对付朝堂上的诸多士族。

虽然自己当初是在朱家的庇护下才能从孙皓的手上逃得一条性命。

虽然自己是被朱家扶上皇位的。

但这不意味着孙酦甘心为献帝之流。

他想当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,更想让大吴国富民强。

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权柄能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。

如今大吴看似只有朱家在独揽朝政。

可孙酦心里很清楚,朱家不过是江东士族推出来的代表而已。

大吴的利益早就已经被他们瓜分完了。

想要夺回大权,就意味着要跟整个江东的世家作对。

别说是自己了,就连皇祖都没有这个能力。

自己夺回大权,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外力。

所以才会偷偷召见蜀汉使者。

至于魏国,孙酦也不是没有考虑过。

只是随着两国之间的和谈,孙酦就已经明白,魏国他是指望不上了。

现在唯一能够指望上的就是已经开始北伐的蜀汉。

可是这个蜀汉使者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,怎么能这么狮子大开口。

而且一旦答应给对方这三郡的话,岂不是也意味着蜀汉的兵锋能够随时直指建业?

那还不如朱家把持朝堂呢,再怎么说,朱家也是自己的母族。

一边是想要夺回朝政大权,一边还想提防蜀汉,免得他们染指建业。

孙酦感到有些头大。

邓审倒是一脸的无所谓,反正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。

孙酦召见自己完全就是个意外,如果能够从对方手里拿点好处那最好,拿不到对大汉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。

在说完这番话之后,邓审悠然自得的自斟自饮起来。

丝毫没有把孙酦这个皇帝放在眼里。

“南郡和江夏两郡不能给你们。”

“那里是我大吴西陵一线防务的重中之重。”

“别说是朕不答应,就算朕答应了,估计你们也拿不走。”

“因为我大吴都督陆抗肯定不会答应。”

良久之后,孙酦才再次开口说道,

“但是朕可以做主,用武陵和零陵两郡替换南郡和江夏两郡。”

“再加上建平郡,依然是三郡之地。”

“而且武陵和零陵两郡,离大汉更近。”

说完,孙酦一脸期待的看着面色平静的邓审。

殊不知此时的邓审表面平静,但内心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
当初汉寿亭侯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,手里所掌握的就是南郡、武陵和零陵三郡。

后来糜芳、傅士仁二人叛国,又兼吕蒙白衣渡江。

使大汉丢失了荆州三郡,也使得丞相隆中对的计划彻底破产。

这已经成了大汉君臣心中的痛。

邓审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些事,但是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知道,这三郡本来就是大汉之地。

只是没想到现在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谈判桌上。

邓审索要的三郡根本就是狮子大开口。

他身为大汉使者,如何不知道西陵一线同样是吴国防务的重中之重。

在他看来,即便孙酦同意,最多也只会给建平一郡之地。

让大汉彻底的将上庸给围起来。

没想到孙酦居然是用武陵和零陵两郡来作为交换!

这简直出乎邓审的预料。

邓审恨不得立刻就答应下来,但还是装作不满意的说道:

“武陵和零陵二郡又不是在魏吴国界处,我大汉要来何用?”

“陛下还是将南郡和江夏交给大汉的好!”

孙酦闻言也两手一摊说道:

“朕不是不想给你们南郡和江夏,朕已经说的很清楚了。”

“朕现在就是个傀儡天子,就算答应了你又如何?”

“难不成你们还真能拿走南郡和江夏不成?”

“况且武陵和零陵两郡地盘要比南郡和江夏大的多,你们不吃亏的!”

邓审听到这话,才故作迟疑的说道:

“既然陛下都如此说了,那外臣还有什么好说的。”

“只是这件事外臣一人做不得主,还得回成都问过我家陛下才行。”

听到邓审的话,孙酦心里松了一口气。

他还真怕邓审不答应,让自己重掌大权的梦想成为泡影。

殊不知邓审同样也是在拿乔。

至于后半句话,倒是邓审心里的实话。

这种关乎国土的大事,怎么可能是邓审一个小小的使者所能够做决定的。

而且大汉现在志在北伐,陛下愿意不愿意看在这三郡的面子上帮孙酦都还是两说呢。

听到邓审已经答应自己,孙酦的脸上顿时露出笑意。

在他看来,刘谌怎么可能不答应。

这可是三郡之地啊!

不比他在北边打生打死来的轻松?

“既然如此,卿便替朕向叔父问好。”

“朕也会在建业,日夜期盼叔父的到来!”

说罢,孙酦便将杯中果酒一饮而尽。

邓审同样也满饮杯中酒。

这种大事当然不可能只靠口头约定便可以达成,必须要留下书面文字的。

所以在喝完这杯酒之后,孙酦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书写盟约。

好在朱先虽然执掌朝政,但该给孙酦的待遇还是没有落下的。

如玉玺等一应象征着皇权的东西,依然在宫中留存。

没多久,一份带着玺印的新鲜盟约就被孙酦写好了。

轻轻的吹干上面的墨迹,孙酦将其郑重的交到邓审的手上。

“朕之生死,已经尽数托付于卿了。”

“还望卿勿使朕失望!”

邓审同样也郑重的将盟约写好。

一旦送回成都,陛下在上面用印,这份盟约就缔结成功。

“既然如此,那外臣就不在建业久留了。”

“还望陛下保重身体,等我家陛下的好消息!”

收好盟约之后,邓审便向孙酦请辞。

随后便以最快的速度递交国书,离开建业。

朱先在得知邓审匆匆离开建业之后。

下意识的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,但却又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劲儿。

最后只能放任邓审离开建业,返回成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