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话语掷地有声,如同一颗颗重锤,敲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上。魏太子忌站在人群中,挺直了腰杆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。他深知,自己身为魏国质子,来到大秦学院求学,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,更是肩负着魏国的期望。他暗自握紧了拳头,决心在这大秦学院中,努力学习秦国的治国之道和军事谋略,为日后振兴魏国积攒力量。
郑子瑜则微微仰起头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对于他这个痴迷数术的人来说,大秦学院无疑是一座知识的宝库,而今日秦王的亲临,更让他感受到了学院的重要性和权威性。他在心底默默发誓,一定要在数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,不辜负秦王的期望,也不辜负自己的天赋。
嬴政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学院中回响:“在这乱世之中,各国纷争不断,百姓生灵涂炭。我大秦为了天下太平,主动停战,全力推动大秦以及各诸侯国的强大。”
他的话语在学生们的耳中回荡,引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。这些年轻的学子们,虽然身处学院之中,但他们对于天下局势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思考。
“而你们,作为大秦学院的学子,日后必将成为我大秦的中流砥柱,为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嬴政的目光扫视过台下的每一个学生,他的眼中透露出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。
台下的学生们听着秦王的话语,心中热血沸腾。他们纷纷挺直了身躯,原本有些松散的坐姿变得端正起来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坚定的神情。
这一刻,他们仿佛看到了百姓脸上的笑,那是一个没有战争、百姓能吃饱穿暖的世界。他们也看到了自己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,成为大秦的栋梁之才,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学生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,他们知道,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。在这一刻,他们下定决心,要努力学习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,以不辜负秦王的期望,为实现大秦的宏伟目标而奋斗。
“大秦学院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无论你们出身贵贱,来自何方,只要你们有真才实学,有报国之志,在这里,都能得到平等的机会,都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。”嬴政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,“我希望你们在学院里,勤奋学习,刻苦钻研,修身立德,培养自己。”
嬴政的讲话并不长,但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,深深烙印在学生们的心中。当他的声音落下,场地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。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,他们对未来的学院生活充满了期待。
随后,赢无忧上台,她担任大秦学院的副院长,她详细阐述了大秦学院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。学院将开设多种课程,涵盖:农业、法学、儒家、墨家、历史、数学、化学、物理、文学、政治等等。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。
在接下来的环节中,嬴政亲自为学院的夫子们颁发了聘书。夫子们身着长袍,神情庄重地走上高台,从秦王手中接过聘书,然后向秦王行大礼致谢。他们深知,自己肩负着培养大秦未来栋梁的重任,定当竭尽全力,不负秦王的信任和学生们的期望。
开学典礼结束后,学生们有序地离开了场地。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,兴奋地讨论着秦王的讲话和未来的学习计划。魏太子忌和郑子瑜也走在了一起。
“魏公子,秦王的话真是振聋发聩啊!”郑子瑜不禁感叹道,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秦王的钦佩和敬畏。
魏忌默默地点头,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。他的心情异常沉重,因为他刚刚亲耳听到了秦王的一番言论,那番话如同一把重锤,狠狠地敲在他的心上。
魏忌深知秦王的强大,不仅是他的权势和地位,更是他的智慧和谋略。在秦王面前,魏忌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。
更让魏忌难受的是,他看到了周围所有学生眼中的炽热和光芒。他们对秦王充满了向往和崇拜,仿佛秦王就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。
这样一个强大的帝王,这样一个强大的学院,魏国还有希望吗?魏忌的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苦涩。他不禁开始怀疑,魏国是否还有机会在这片乱世中崛起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大秦学院正式开启了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。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里,学生们便早早地来到教室,诵读经典,研习学问。夫子们的讲解深入浅出,旁征博引,让学生们如痴如醉。
在课堂上,学生们积极发言,各抒己见,常常为了一个学术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。魏忌越是努力学习,越是心情低落,他越来越迷茫,越来越害怕。可异国他乡的他又无人可用,无处诉说。
魏忌的异常,让乐于助人的程明远发现了,下课后,程明远关切地问:“魏公子,你这几日总是心神不宁,可是有什么心事?”
魏忌看着程明远那真诚的面容,张了张嘴,却又将满腹的话咽了回去。他怎么能对一个秦国人说出自己对魏国前途的担忧呢?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,说道:“只是学业繁重,有些疲惫罢了。”
夜晚,魏忌独自来到学院的花园。月光如水,洒在他孤独的身影上。他想起了魏国的山川河流,想起了家中的父王和亲人。他深知自己作为质子来到秦国求学,本是为了给魏国寻找生机,可如今他却越发觉得希望渺茫。
不久后,学院组织了一场模拟国政辩论。魏忌精心准备,试图在辩论中展现魏国的优势和潜力。他在辩论中慷慨陈词,讲述着魏国的历史底蕴和民生风情,希望能引起众人对魏国的向往。然而,当他看到台下同学们都被秦国的强大实力和发展前景所吸引,对魏国的处境只是淡淡一瞥时,他的心再次沉入了谷底。
回到宿舍,魏忌躺在床上,望着天花板,久久无法入眠。他的内心在不断地挣扎,一方面是对魏国的忠诚和责任,一方面是秦国强大实力带来的压迫感。他知道,自己不能就这样沉沦下去,他必须找到一条出路,哪怕只有一丝希望,他也要为魏国拼一拼。
于是,在之后的日子里,魏忌更加努力地学习。他不仅钻研秦国的治国之道,还利用课余时间,悄悄查阅各国的历史和政治资料,试图从其他国家的兴衰中找到魏国的生存之道。他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,而是开始主动思考,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。他坚信,只要自己不放弃,魏国就还有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