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机推荐:
辽国有五京,其中南京析津府位于燕云之内。
析津府可以说是燕云十六州的代表性城池,因为它以前的称呼就叫“幽州”。
历史上对燕云十六州的称谓比较杂,有叫“幽云十六州”,也有叫“幽蓟十六州”。
这些称呼里,幽州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城池,石敬瑭献燕云后,辽国将幽州改名为析津府,并定为辽国南京。
如此重要的城池,在赵孝骞的眼里自然是第一个要收复的目标。
历史上的幽州,是兵家必争之地,因为幽州自古以来在华夏的地理上便非常重要。
这片土地不仅是养马产马之地,它还有一个特产,那就是名震天下的“幽州铁骑”。
幽州铁骑存在千年,东汉刘秀依靠幽州铁骑得天下,三国时的公孙瓒依靠幽州铁骑成就一方诸侯,甚至于,唐朝鼎盛时期,时任幽州节度使的安禄山也是依靠幽州铁骑反叛唐朝,横扫天下。
“得幽州者得天下”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,但它终归有一定的道理和论据的。
赵孝骞现在也很重视幽州,也就是辽南京析津府。
别的事可以缓一缓,析津府必须第一时间拿到手。
军令很快传到数百里外的两路大军中,种建中接令后,当即下令五万大军拔营撤军,朝河间府行进。
宗泽则大喜过望,率领麾下五万大军加紧行军,朝析津府进发。
作为未来的名将,宗泽自然也很清楚析津府的重要性,宋辽既然已签下和议,那么首先析津府必须落袋为安。
数日后,当种建中所部大军来到河间府城外扎营,种建中向赵孝骞交令时,宗泽所部五万大军已距析津府仅只五十里了。
与此同时,几名背负黑色匣子的骑士在中原的驰道上飞奔。
骑士们的嗓子早已嘶哑,他们从河间府出发,一路朝汴京城赶去,每每路过城池乡镇,骑士们都会放声大喊“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”。
“宋辽已定河间之盟,燕云十六州归宋矣!”
从河间府一直喊到汴京城,骑士们的嗓子早已冒烟,有两个甚至都已失声,根本说不出话来。
随着骑士们的一路狂奔,沿途听到消息的大宋臣民也沸腾起来。
中原欢庆,举国同此捷讯。
沿途的城池里,官员们面朝汴京方向三拜,再朝河间府方向一拜,然后府衙设宴,歌舞庆之。
民间的百姓商人纷纷拍掌而贺,大街上,酒楼里,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凑在一起,互相敬酒,谈笑风生。
曾经萎靡软弱的民族脊梁,不知何时起,渐渐挺直坚硬起来。
民间处处听到百姓们议论国事的声音,百姓的那些见解或许有些幼稚可笑,或许有些狂妄跋扈,但从人们的精气神里,却能清晰地看到一个汉唐鼎盛时期才具有的特质,那就是“不惧”。
如今的大宋,已不惧任何敌人。
因为大宋有强大无敌的精锐王师,也有运筹帷幄,战无不胜的河间郡王。
民不好战,民只不过期盼太平。
赵郡王若能率王师扫平天下,大宋实现华夏一统,太平不就来了?
数日后,报捷的骑士终于赶到汴京城下。
骑士们嘴里含着薄荷叶,努力滋润干涸的喉咙,城外放马休憩之后,数人上马直奔汴京城门而来。
黑色的匣子高高举起,骑士们快到城门口时便放声大呼。
“河间府八百里捷报!八百里捷报!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!”
“辽国求和,退出燕云十六州,燕云从此归宋矣!”
值守城门的禁军将士原本要阻拦,然而见到骑士手上的黑色匣子,以及他们奋力大呼的捷报后,禁军们顿知轻重,急忙让开,任由骑士们策马奔入城中。
捷报入京,骑士们入城后继续狂呼捷报,汴京街头的官员百姓们顿时愣住,繁华喧闹的汴京街头出现了短短一刹的寂静,人们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,皆目瞪口呆地看着骑士们策马奔向延福宫。
良久,一名百姓猛地一拍巴掌,吃惊地道:“我刚才不是做梦吧?怎么听到有人说…朝廷收复燕云了?”
“是那个燕云吗?燕云十六州的‘燕云’?”
“哎呀,可了不得!朝廷收复燕云十六州了!”
“快快,再去问问,我总觉得恍惚,这消息…真像是做梦。”
“何人如此厉害,竟为朝廷收复了燕云十六州?这可是泼天盖世的功劳啊。”
“还能是谁,官家任命的击辽主帅只有河间郡王殿下,除了他有这本事,还有谁?”
“赵郡王真是…咋就恁厉害咧,他也才二十多岁吧?大宋有这位功臣,以后愈发了不得了!”
“买酒,去买酒!收复燕云,这消息够我倾家荡产喝一顿,哈哈,痛快得很!”
市井民间无数纷扰窃窃的议论被抛到身后,骑士们已赶到了延福宫门外。
很快,一名宦官捧着黑色匣子,脚步匆匆地直奔福宁殿。
从宫门到福宁殿,宦官也是一路兴奋高呼。
“官家,大捷!大捷!辽国求和,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!”
一路咋咋呼呼赶到福宁殿,赵煦早已闻讯而出,站在殿外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狂奔而来的宦官。
宦官跑到赵煦面前,喘着粗气还没说话,赵煦已懒得听他啰嗦,劈手夺过黑色匣子,拆掉火漆,展开里面赵孝骞和许将联名的报捷奏疏,以及一份冗长的河间之盟的条款盟书。
赵煦眼神兴奋,脸孔涨得通红,握信的双手止不住地颤抖,奏疏上的每句话他都逐字逐句读了许多遍。
终于,赵煦的身躯微微一个踉跄,阖目深呼吸,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个震惊的喜讯。
“这,这就…收复燕云十六州了?”赵煦语声颤抖道。
一如汴京街头普通百姓的反应,赵煦此刻也觉得自己仿若在梦中,做梦都不敢做得如此美好啊,太奢侈了。
旁边的郑春和已是老泪纵横,哽咽道:“官家,是真的,河间郡王殿下真的收复燕云十六州了!”
赵煦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,然后展开河间之盟的条款内容。
上面的每一条逐句看过去,赵煦发现这份条款大宋占尽了便宜,条款几乎是一面倒地偏向大宋,从它的字里行间,赵煦甚至能隐隐看出大宋对辽国残酷无情的威压气势,辽国却只能无奈地服从。
一份两国和议的盟书,每个字每句话都是十分平和,里面不止一次地强调两国和睦的重要性,以及兄弟之邦的美好历史和未来。
可这些字句组合成一个整体时,赵煦却真的看出了其中蕴含的满满的杀气,仿佛有人把刀架在辽国的脖子上,逼着辽国承认宋辽的关系是何等的和睦友好。
“两个月内,燕云十六州的城池土地上驻守的辽军,一律无条件撤出燕云,过期之后,宋军若在燕云地面上见到辽军的踪迹,当以敌对视之,一律诛杀。”
“燕云的各级官府全数废黜,等待大宋朝廷派遣官员交接地方和城池权力,辽国的厢军,部族军,宗族团练军等,当即解除武装,臣服于大宋朝廷,官府当尽快派员整编安顿,违者一律以叛逆诛之。”
“辽国官员军队撤出燕云,不准带走任何粮草钱财军械战马等,只允许辽人带走私物,宋军当在三日内接管燕云十六州所有官仓府库并封存,辽人敢私挟财物出境者,诛之。”
赵煦一条一条喃喃地念着,越念嘴角的弧度越上扬,眼神里的欣喜更是遏止不住,满心满腔的喜意简直快要溢出来了。
“好,好!哈哈哈哈!子安拟的这些条款够全面,也够狠毒,纵是朕遣汴京朝臣去谈,怕是也谈不下这般结果!”赵煦大笑道。
郑春和见赵煦高兴,立马在旁凑趣道:“也亏得是郡王殿下跟辽人谈,殿下多次大败辽军,辽人对殿下已深感恐惧,殿下虎威正盛,他提出的条件,辽人不敢不从。”
“不错,亏得是子安,幸好当初朕也将谈判的权力交给了他,子安果然没让朕失望,这份河间之盟…哈哈!大快人心!子安做得很好!”赵煦欣喜地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捷报奏疏。
“嗯,子安还说了,盟书签下后,他便马上派遣麾下将领,分赴燕云十六州各城池,接管城池防务,封存各地官仓府库,催促驱赶契丹人和诸部族人离开燕云。”
“子安说什么…落袋为安,嗯,倒是颇有道理,哈哈!没错,落袋为安,拿到咱们手里的,才真正是咱们的,没到手之前,却不能高兴得太早。”
“不过…朕还是很高兴,很高兴!哈哈!有子安在,这份河间之盟谁敢不从?不从者,以子安的脾气,绝不会惯着他!”
郑春和红着眼眶,看着赵煦露出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。
看得出赵煦此刻的心情极佳,朝廷收复燕云十六州,这是何等的大喜事。
两年以前,它曾是赵煦立下的雄伟志向,只是连赵煦都没想到,这个志向居然真有实现的一天,而且只用了两年!
“郑春和,将河间之盟的盟书送去政事堂,命礼部和翰林院撰抄,工匠印出万份,颁行传示天下诸路州府县,天下官员士子百姓咸使闻之,举天同庆!”
“另,传召文武百官,穿戴梁冠朝服,礼部撰写祭文,安排礼仪,朕与百官要以此盟书告祭太庙历代先祖!”
停顿片刻,赵煦又缓缓道:“…可令楚王叔随侍在朕之侧,由他念诵祭文。”
郑春和嘴角微微上扬,躬身领旨退下。